当前位置 > 首页 > 今日看点 >

热线:0371-65710329(网站) 信箱:hntyxww@126.com

理性看待井喷的马拉松赛与吐槽的微观体感
  • 2018-05-16 11:10:20
  • 来源:新华社
  • 责任编辑:胡增才
  •   5月13日19时43分,带着A0001号牌的精英选手刘庆红,在个人朋友圈“吐槽”秦皇岛马拉松赛组委会:在她因过敏送医急救醒来之后,没有见到赛事组委会的人,也没有得到组委会的有效帮助。
     
      刘庆红的这条“私人化”的朋友圈吐槽,因为“北大女生”和“精英跑者”两个身份标签而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替北大女生刘庆红问问秦马组委会》《选手休克被送至医院,醒来竟无人支付医药费:组委会、保险公司、医院都有话说》《秦马跑者休克退赛被送医醒来身边无人参赛号码布被拿走》等相关媒体报道也分别通过各个渠道推送出来,引发了更大的舆情与争论,一种“马拉松果真是中产阶级广场舞”的嘲讽之声也开始在更大范围流传。
     
      马拉松运动的井喷必然会暴露出一系列各种各样问题,这是马拉松运动在国内还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的客观规律。2017年,中国各类规模马拉松赛事场次达到1102场,参赛总人次高达498万,分别比上一年增长了236%和77.9%。
     
      然而,没有这种“爆发式”的发展,也就很难会有接下来持续不断迭代升级的赛事产品、系统服务和商业价值,也不可能培育起基数庞大的体育人口和新兴跑步人群。毕竟498万对比13亿人口只是一个小数目,何况还只是“人次”呢。
     
      体育类媒体、跑步爱好者以及相关产业从业者,都是这个阶段的受益者和成果的分享者。我们首先应当感谢投入巨大并为此耗费心思心血心力和资源的赛事运营方、各地方主承办机构。
     
      客观地说,一场大规模人群聚集的户外项目,最大风险并非来自于个体的“微观体感”,而来自于群体性的安全事故。毫不夸张地说,组委会负责人和运营方都是要对这类活动的公共安全负有民事、行政甚至刑事责任的。在一场赛事没有完结和有序疏散之前,其他非性命攸关的事情都是小问题,只要急救妥当恢复生命体征,大问题就已经“化小”了,更何况生命救援也只能依赖专业人员进行,在这个过程中,我相信每一个组委会都不会把钱看成什么大不了的问题。
     
      对于一个理性的组委会来说,因为考虑到有竞赛训练和专业知识,精英选手出现意外往往只会演化为“舆情事件”,普通跑者出现问题就会有很大概率演变为“安全事故”,这也是为什么新华网体育的赛事理念会更强调对普通跑者的服务与关注。所以,用“精英选手的微观体感”做出“整体赛事服务瑕疵”的推断还值得商榷。
     
      在个人化的微信朋友圈自述中,信息往往是高度不完整的,每一个病人在送医急救中,也都希望有人能贴近式地关心与关爱;而对于还承担着数万名跑者组织协调的组委会来说,急救成功之后,注意力也更应当转到确保不会再出现类似事故的预防和应急上。
     
      但这些信息是不对称的。急救后的脆弱和失落造成的误会与吐槽,不仅可以理解,而且应当鼓励,这是调节情绪的一种有效方式。赛事组委会更应该从每一个跑者的“微观体感”中,去查找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并努力提升并改善。作为“韵动中国”系列赛事的主办方,新华网体育在每一次赛事完成之后,都会专门收集跑者的吐槽内容进行复盘研究。在不久前的武胜乡村马拉松中,新华网体育更专门做了一期官方赛事吐槽版,站在跑者角度对赛道设置、组织细节进行吐槽。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在每一位跑者的微观体感基础上,努力实现自我迭代升级,持续不断地进化。
     
      作为社会公器的媒体机构,不应当以个人化的吐槽作为媒体内容而挥舞大棒。我始终认为,媒体的核心价值在于“传递信息,弥合裂痕,供给理性,促成共识”,以专业能力去还原事件过程,帮助争议各方理性“复盘”。这既是一种公共沟通,也是一次案例学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