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名初级登山者登顶西藏洛堆峰

图为10月4日,登山者们在洛堆峰雪线附近进行装备使用、冰坡行走等适应性训练。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中新社拉萨当雄10月6日电题:带着情怀只向山去:62名初级登山者登顶西藏洛堆峰
作者赵朗
拉萨西北方向,百公里开外,与城区有着截然不同的景象:山脉连绵,牧草如地毯一般铺向更远的地方。十月的此地亦是寒冷,除了泛黄的牧草,似乎看不出是秋天。
点击进入下一页
图为10月4日,登山者们在洛堆峰雪线附近进行装备使用、冰坡行走等适应性训练。中新社记者何蓬磊摄
点缀在广阔草原间的现代建筑是拉萨当雄县羊八井高山训练基地,日前,第十六届中国西藏登山大会在这里开幕,海拔6010米的洛堆峰高海拔登山探险活动是这次大会的重要项目,来自中国内地、香港等地的67名探险登山者在两日内分组挑战,截至6日,共62人登顶。
登顶前一天,中新社记者跟随西藏自治区登山队前往洛堆峰,从基地沿道路行驶,新拓宽的道路从一条县道岔开,通往山谷直达雪线,虽有路可行,却是崎岖。一路颠簸,最终到达海拔约5600米洛堆峰雪线。此时,登山者们在雪线附近进行适应性训练,学习装备使用、冰坡行走、攀登肢体协调等。
中新社记者从雪线到海拔5800米,体验寒冷缺氧,走几步便需休息,呼吸如百米冲刺时的急促难受,脑部因缺氧胀痛,心跳加速。
这次活动的负责人扎西次仁是西藏自治区登山队副队长。他说,此次登山者中多数未攀登过高海拔雪山,甚至初次进藏。不过,登山者适应性训练情况良好。
扎西次仁表示,相较于往年,此次登山者多是二三十岁,年龄逐步趋于年轻化。
5日是第一组登山者挑战,凌晨5时许,队伍从羊八井高山训练基地出发,近两个小时后到达雪线。夜色中,他们换好了登山装备,在20名高山向导的保障下开始“登顶征战”。
高文是这次登顶探险活动的一员,12年前他首次进藏,此后便过起了“候鸟式生活”,常年往返于西藏与内地。他说:“自己并不是户外爱好者,此次登山完全是体验,延续上一年的梦想。”
他表示,作为“老西藏”,适应能力比其他山友好些,“但登顶前的每一步都很艰难,完全靠毅力完成登顶,此行也确实感受到专业登山人的艰辛。”
孙鸿来自湖北,是这个团队里为数不多且登顶的年长者,57岁的他是第一次挑战雪山。他说:“上下山,膝盖有些吃力,比不得年轻人。尤其45度的坡度更是艰难,中途完全顾不上看风景拍照,凭着意志力埋头前行。”
峰顶平坦广阔,浮云指手可摘,雪山苍茫起伏,这是孙鸿从未见过的景象,“但是身心的承受极限大过了登顶兴奋,留在心里的只有平静之美。”
扎西次仁说,洛堆峰山势并不复杂,此次登山者约3个小时左右便完成了登顶,所以这也是初级登山者在西藏尝试挑战雪山的最佳地。此外,丰富的登山资源及专业的保障人才也是西藏能够自信推广社会登山运动的重点。
西藏体育部门数据显示,自西藏登山大会举行以来,已累计1300余人次参与登山探险,服务保障“零失误”,未出现伤亡等意外情况。
据了解,西藏登山正处于从专业登山向社会登山转型的关键时期,西藏将推动专业登山向大众登山、普及登山、商业登山转变,不断提升登山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水平,努力增强综合带动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