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西峡:四条“措施”加强驻村帮扶
豫体网南阳4月28日电(特约记者 乔永久)西峡县以扎实开展驻村第一书记调整轮换工作为契机,深入抓好驻村干部队伍的调整选派、管理培训和考察考评工作,进一步强化全县驻村干部的大局意识、职责意识,提升整体工作能力,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增添助力和活力。
一是落实四项制度。(1)定期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一次驻村帮扶专项工作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及时研究、协商、解决驻村帮扶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短板。(2)督导检查制度。建立联系点检查督导机制,驻村帮扶专项工作组成员单位领导每月要对所分包乡镇检查不到不少于1次,及时对发现问题督导相关单位和个人抓好整改落实。(3)工作汇报制度。日常工作中成员单位要加强沟通联络,互通信息,注重对发现问题和意见建议进行疏理,并及时向驻村帮扶专项工作组办公室做好汇报。(4)情况通报制度。建立驻村帮扶情况通报制度,定期对督导检查发现的问题和解决处理的措施,及时向各部门单位、乡镇党委通报。
二是压实工作责任。加强统筹协调,改进方式方法,各县直单位和乡镇党委要有效履行职责,切实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负起本单位驻村干部的管理责任;特别是县直单位要认真落实“干部当代表、单位做后盾、领导负总责”的要求,严格执行联系点制度,扎实开展好结对帮扶工作,及时组织本单位驻村帮扶干部进村入户,履全职,尽全责,把本单位的职能优势、资源优势落实到精准帮扶工作上。
三是强化支持保障。相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关于统筹相关财政资金支持驻村第一书记开展帮扶工作的意见》,出台配套措施,简化申报程序,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推动涉农项目资金进一步向第一书记派驻村合理倾斜、有效使用。重点落实好第一书记管理经费、专项资金、工作经费、驻村补助等费用,为驻村干部发挥作用提供助力。同时,县直派出单位和乡镇党委,要严格落实和进一步完善激励关爱驻村干部的政策措施,保障和改善驻村干部的办公环境和条件,帮助解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确保驻村干部安心、安身、安业。
四是营造良好氛围。积极协调相关单位部门,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挖掘、宣传驻村干部队伍中的先进典型和突出事迹,激励警示广大驻村帮扶干部以先进典型为标杆,树立较强的争先创优意识。依据相关规定,加大对驻村帮扶干部的奖先惩劣力度,广泛营造关全社会心支持驻村干部的浓厚氛围。
一是落实四项制度。(1)定期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一次驻村帮扶专项工作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及时研究、协商、解决驻村帮扶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短板。(2)督导检查制度。建立联系点检查督导机制,驻村帮扶专项工作组成员单位领导每月要对所分包乡镇检查不到不少于1次,及时对发现问题督导相关单位和个人抓好整改落实。(3)工作汇报制度。日常工作中成员单位要加强沟通联络,互通信息,注重对发现问题和意见建议进行疏理,并及时向驻村帮扶专项工作组办公室做好汇报。(4)情况通报制度。建立驻村帮扶情况通报制度,定期对督导检查发现的问题和解决处理的措施,及时向各部门单位、乡镇党委通报。
二是压实工作责任。加强统筹协调,改进方式方法,各县直单位和乡镇党委要有效履行职责,切实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负起本单位驻村干部的管理责任;特别是县直单位要认真落实“干部当代表、单位做后盾、领导负总责”的要求,严格执行联系点制度,扎实开展好结对帮扶工作,及时组织本单位驻村帮扶干部进村入户,履全职,尽全责,把本单位的职能优势、资源优势落实到精准帮扶工作上。
三是强化支持保障。相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关于统筹相关财政资金支持驻村第一书记开展帮扶工作的意见》,出台配套措施,简化申报程序,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推动涉农项目资金进一步向第一书记派驻村合理倾斜、有效使用。重点落实好第一书记管理经费、专项资金、工作经费、驻村补助等费用,为驻村干部发挥作用提供助力。同时,县直派出单位和乡镇党委,要严格落实和进一步完善激励关爱驻村干部的政策措施,保障和改善驻村干部的办公环境和条件,帮助解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确保驻村干部安心、安身、安业。
四是营造良好氛围。积极协调相关单位部门,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挖掘、宣传驻村干部队伍中的先进典型和突出事迹,激励警示广大驻村帮扶干部以先进典型为标杆,树立较强的争先创优意识。依据相关规定,加大对驻村帮扶干部的奖先惩劣力度,广泛营造关全社会心支持驻村干部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