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县五里桥镇:全力推进“医疗扶贫”工作
豫体网南阳4月26日电(特约记者 乔永久)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决胜之年,健康扶贫工作重点是聚焦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特殊贫困人口,深入推动健康扶贫工作持续深入有效开展,是打赢脱贫攻坚决胜战的基础。五里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医疗扶贫工作,采取各项措施全力推进此项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完善可持续筹资政策,实现贫困人口应保尽保。严格落实县级财政资助贫困人口参保政策,精准资助农村贫困人口中100%参保。按照上级有关政策要求,对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对象参保缴费给予全额补贴,对农村低保对象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给予定额补贴,所需资金统一通过医疗救助渠道解决,推动已核准有效身份信息的农村贫困人口应保尽保。
二是实施综合保障措施,提高贫困人口待遇水平。立足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现有制度功能,坚持普惠政策与特惠政策相结合,合理统筹使用资金和服务资源,充分发挥综合保障合力。
三是简化门诊慢性病发卡程序,实行按月申报,确保慢病卡及时有效使用。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含脱贫户)家庭成员中患门诊慢性病的,在卫健部门鉴定后及时发卡,并告知群众如何使用慢性病卡买药。不符合慢性病条件的,户档中要留存鉴定报告。同时,积极协调卫健委、医药公司等部门,完善药品配送机制,提高备药率,并利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送药上门,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及时享受门诊慢性病待遇。
四是加大大病保险倾斜支付力度。落实大病保险对农村贫困人口“一降一提高”倾斜政策,2020年参加城乡居民本医保的农村贫困人口,享受大病保险的起付线为由0.75万元降至0.55万元,合规自付医疗费用报销比例:0.55万元-5万元由80%提高到85%,年度内报销封顶线由40万元调整为上不封顶。
五是继续实施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对象、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和困境儿童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报销后,个人负担的合规费用超过3000元起付线部分分段分比例再次报销,并且不设封顶线。大病保险和大病补充医疗保险结算率达到98%以上,让惠民政策落地生根。
六是“医保救助工程”向政康保工程平稳过渡。在政康保工程投入运行前“医保救助工程”按照政策继续运行,确保在政策过渡期间困难群众享受政策不变,利益不受损害。
七是加大医疗救助托底保障力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医疗救助保障范围,年度救助限额内农村贫困人口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住院医疗费用救助比例不低于 70%。
八是加强医疗服务管理,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探索实施按病种付费、按床日付费、日间手术等多种付费方式,控制医疗费用成本,提供使用适宜的基本医疗服务,切实降低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总体负担。
一是完善可持续筹资政策,实现贫困人口应保尽保。严格落实县级财政资助贫困人口参保政策,精准资助农村贫困人口中100%参保。按照上级有关政策要求,对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对象参保缴费给予全额补贴,对农村低保对象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给予定额补贴,所需资金统一通过医疗救助渠道解决,推动已核准有效身份信息的农村贫困人口应保尽保。
二是实施综合保障措施,提高贫困人口待遇水平。立足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现有制度功能,坚持普惠政策与特惠政策相结合,合理统筹使用资金和服务资源,充分发挥综合保障合力。
三是简化门诊慢性病发卡程序,实行按月申报,确保慢病卡及时有效使用。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含脱贫户)家庭成员中患门诊慢性病的,在卫健部门鉴定后及时发卡,并告知群众如何使用慢性病卡买药。不符合慢性病条件的,户档中要留存鉴定报告。同时,积极协调卫健委、医药公司等部门,完善药品配送机制,提高备药率,并利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送药上门,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及时享受门诊慢性病待遇。
四是加大大病保险倾斜支付力度。落实大病保险对农村贫困人口“一降一提高”倾斜政策,2020年参加城乡居民本医保的农村贫困人口,享受大病保险的起付线为由0.75万元降至0.55万元,合规自付医疗费用报销比例:0.55万元-5万元由80%提高到85%,年度内报销封顶线由40万元调整为上不封顶。
五是继续实施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对象、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和困境儿童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报销后,个人负担的合规费用超过3000元起付线部分分段分比例再次报销,并且不设封顶线。大病保险和大病补充医疗保险结算率达到98%以上,让惠民政策落地生根。
六是“医保救助工程”向政康保工程平稳过渡。在政康保工程投入运行前“医保救助工程”按照政策继续运行,确保在政策过渡期间困难群众享受政策不变,利益不受损害。
七是加大医疗救助托底保障力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医疗救助保障范围,年度救助限额内农村贫困人口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住院医疗费用救助比例不低于 70%。
八是加强医疗服务管理,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探索实施按病种付费、按床日付费、日间手术等多种付费方式,控制医疗费用成本,提供使用适宜的基本医疗服务,切实降低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总体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