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县五里桥镇: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推动金融精准扶贫
豫体网南阳4月26日电(特约记者 乔永久)为充分发挥西峡县五里桥镇工业企业及“菌果药”等特色产业优势,通过金融扶贫资金支持企业,企业与贫困村、贫困户签订带贫协议,确定一种或多种灵活多样的带动方式,明确带贫责任,建立长效、相对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扶贫产业开发,推动贫困劳动力在特色产业、工矿企业、及其一二三产业融合上创业就业,注重“造血”,注重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力克以“分红、分钱”等“养懒”式扶贫。五里桥镇党委政府创新利益联结,推动金融扶贫更加精准:
一是自主发展、保底收购。企业依托当地资源和产业优势,通过“公司+贫困户”、“公司+基地+贫困户”、“公司+贫困村”等方式,延长产业链、保障供应链、完善利益链,将贫困户(村)纳入现代产业体系。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在贷款期限内通过统一供种、技术指导、产品保底价回收、吸纳就业等方式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企业、贫困户发展“双赢双提升”。
二是产业共管、保底收益。对符合发展条件,但缺乏生产管理技术及经营能力较差的贫困户,鼓励村基层组织牵头以贫困户土地经营权、林权等入股企业,或把产业托管到带贫企业,探索实行贫困户负盈不负亏的分配机制,和企业一道共管共建,企业负责贫困户保底收益。贫困户在带贫企业的技术传授和技能培养中,参与产业建设管理,学习掌握产业技能并取得劳务报酬。通过产业共管,贫困户逐渐实现自主发展、自主经营。
三是基地带动。企业建立产业扶贫基地和标准化产业就业示范点,企业可以通过生产资料等形式,资助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项目、建设扶贫产业基地和公益事业等,与贫困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贫困户依托基地和示范点自主发展产业或者围绕基地、产业,从事三产服务等增收致富项目。
四是就业带动。带贫企业给贫困户提供相关技术培训、岗位培训,合格后由企业优先给贫困户提供工作岗位,签订劳动就业合同,实现长期稳定就业收益。
五是扶持带动。对发展产业缺乏资金或资金不足的贫困户,由企业对贫困户签订产业发展带贫协议,给予一定的生产资料扶持;或按照先建后补的要求,给予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50%资金支持。
一是自主发展、保底收购。企业依托当地资源和产业优势,通过“公司+贫困户”、“公司+基地+贫困户”、“公司+贫困村”等方式,延长产业链、保障供应链、完善利益链,将贫困户(村)纳入现代产业体系。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在贷款期限内通过统一供种、技术指导、产品保底价回收、吸纳就业等方式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企业、贫困户发展“双赢双提升”。
二是产业共管、保底收益。对符合发展条件,但缺乏生产管理技术及经营能力较差的贫困户,鼓励村基层组织牵头以贫困户土地经营权、林权等入股企业,或把产业托管到带贫企业,探索实行贫困户负盈不负亏的分配机制,和企业一道共管共建,企业负责贫困户保底收益。贫困户在带贫企业的技术传授和技能培养中,参与产业建设管理,学习掌握产业技能并取得劳务报酬。通过产业共管,贫困户逐渐实现自主发展、自主经营。
三是基地带动。企业建立产业扶贫基地和标准化产业就业示范点,企业可以通过生产资料等形式,资助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项目、建设扶贫产业基地和公益事业等,与贫困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贫困户依托基地和示范点自主发展产业或者围绕基地、产业,从事三产服务等增收致富项目。
四是就业带动。带贫企业给贫困户提供相关技术培训、岗位培训,合格后由企业优先给贫困户提供工作岗位,签订劳动就业合同,实现长期稳定就业收益。
五是扶持带动。对发展产业缺乏资金或资金不足的贫困户,由企业对贫困户签订产业发展带贫协议,给予一定的生产资料扶持;或按照先建后补的要求,给予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50%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