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部署要求,强化体系对农业农村发展的科技支撑作用,11月13日,农业农村部在河南正阳县召开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工作会,强化体系使命担当,共同谋划 “十四五”建设,进一步明确创新方向和重点。50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和10个横向创新团队牵头人共60多人参加。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河南省副省长武国定、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邓秀新、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宋虎振、驻马店市市长朱是西、副市长刘晓文,市政协副主席、县委书记刘艳丽及正阳县在家领导出席了会议。
农村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着在讲话中指出,2007年启动建设以来,始终服务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不断聚焦攻关重点,优化框架布局,着力解决技术问题,在支撑现代农业发展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在推动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的探索中,成功实现了农业科研组织模式产业性、与科技体制改革目标一致性、农业科研稳定性、科研推广培训贯通性的“四性”统一,得到各级政府、农业部门和广大农民的一致认可。
张桃林强调,正阳县委县政府敢为人先,在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下,深度开发花生产业,走出一条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路子,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打造了全国标杆。进入新时代,产业技术体系要在科技推动产业变革的大逻辑下,深刻认识产业革命和乡村振兴、技术革命、管理革命对农业科技创新提出的新要求,补齐学科短板,加强横向协作,拓展体系功能,强化机制创新,将体系打造成为纵横交织、点线面结合、立体网络化的体系升级版,培育一支放眼全球、植根产业、承上启下、攻坚克难的国家农业产业科技战略力量。
河南省副省长武国定在致辞中说,河南是农业大省、产粮大省。长期以来,农业农村部对河南发展高度重视、关心支持,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涉及河南有37个产业,在我省设立3个国家研发中心、7个功能研究室、3名首席科学家、121名岗位科学家及综合试验站站长,显著提升了河南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为我省实现粮食连年丰收、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3月8日参加全国“两会”河南团审议时和今年9月考察调研河南时,又两次嘱托河南要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河南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自觉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业强省目标,奋力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
驻马店市市长朱是西在致辞中说,驻马店作为一个农业大市,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全国第九产粮大市,素有“中原粮仓”、“中州油库”和“芝麻王国”之称。近年来,驻马店依托良好的资源和区位优势,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牢牢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成功举办了22届全国唯一以农产品加工为主题的“5A”级展会一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获农业农村部批复建设的全国第一家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发展强势。推动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是农业大市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将以此次会议召开为契机,认真学习贯彻这次会议精神,认真吸纳借鉴各位专家的意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进一步挖掘农业潜力,积极推进优质高效农业发展,加快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培育更多更好的农产品品牌,努力推动我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驻马店市政协副主席、正阳县委书记刘艳丽介绍了正阳县产业发展情况。近几年,正阳县在农业农村部、省市主要领导和农业农村部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积极与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新友院士合作,突出产业融合和企业聚合,做大做强花生特色主导产业,建成了“四个基地”和“六个中心”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跨越发展,实现了传统农业大县脱胎换骨,转型升级。
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新友院士介绍体系支持花生产业发展的做法与经验;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邓秀新院士介绍体系支持甘橘产业发展的做法与经验;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韩天富研究员介绍体系支持大豆产业发展的做法与经验。
会后,河南省副省长武国定和与会者还分别深入到正阳花生天地,正阳机械制造产业园,正阳鲁花浓香花生油公司,正阳渤海花生交易中心等地调研、观摩花生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