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棋牌世界 >

热线:0371-65710329(网站) 信箱:hntyxww@126.com

“播种”国际象棋的人
  • 2021-11-24 16:09:39
  • 来源:新华网
  • 责任编辑:李保华
  •   新华社北京11月23日电题:细节体现人文关怀
     
      ——走近冬奥场馆无障碍设施
     
      新华社记者季嘉东、张骁、邰思聪
     
      在第13届冬残奥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各场馆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已全部完成。赛时,所有参赛人员将享受到最优质的保障和最具人性化的服务。这份自信源于2021年轮椅冰壶世锦赛上主办方的精心组织和热情关怀。
     
      作为“相约北京”系列测试赛中唯一一个残疾人体育赛事,2021年轮椅冰壶世锦赛在打造无障碍服务方面彰显出东道主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受到各国和各地区参赛队员的认可。
     
      世界冰壶联合会主席凯特·凯斯尼斯曾夸赞:“国家游泳中心是我经历过的历届冬奥会中最棒的冰壶场馆。运动员更衣室、无障碍坡道等设施的设计非常精巧,考虑十分周到。”
     
      本届世锦赛共有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92人入住了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管理中心”),从10月17日开始,他们一直在这里生活、训练到10月31日。
     
      据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办事处主任徐宏桢介绍,管理中心除了两次邀请专家实地检验外,建设团队还亲自坐上轮椅进行各项测试。
     
      在餐饮上,无论是食品的采购、存储,还是后期留样,针对运动员的每一批食材都进行了病毒和兴奋剂检测。管理中心邀请高级厨师掌勺,对有需求的运动员进行个性化供餐。
     
      考虑到天气变化,每个房间都准备了两床被褥、电暖气和马桶垫,为方便外国运动员,工作人员在国产洗衣机、烘干机上粘贴了英文标签。为照顾有花粉过敏和其他既往过敏史的运动员,管理中心还在房间里安装了空气净化器。
     
      从管理中心到“冰立方”,15辆福祉车全天待命,为运动员和随队人员保障通勤。原车厢中部的座椅被全部拆除,形成可同时搭载6辆轮椅的空间,后半部分则保留12个座椅供随队人员乘坐。轮椅区装上了靠背、安全带和扶手,车厢地板上设置8个地锚,用于固定轮椅。车厢后门没有台阶,且都配备了额外踏板,可连接车辆原有的无障碍踏板,降低上下车的坡度。
     
      新华社济南11月23日电题:“播种”国际象棋的人
     
      新华社记者陈灏
     
      “国王不能轻易走到危险的地方哦!”“被将军了?马是不是可以过来挡一下”……暖阳照耀的棋室里,一名教练穿行在棋台间,不时点拨一下正在对战的小棋手们。
     
      在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的聊城市国际象棋训练基地,几十名小棋手周末来上课。教练王广丽告诉记者,他们大多数是一年级学生,今年暑假才开始接受培训。“上手”时间不长,但大家已经能够正确对待输赢,输棋了不再哭鼻子。
     
      国际象棋早在1956年就被我国列入正式体育比赛项目,但一直都是知道的人多、下棋的人少;聊城市地处鲁西北,是山东省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但这样一个“冷门”的体育项目,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地区,16年来被推广到了200多所学校和幼儿园,逾30万人接受过国际象棋教育,接受系统性培训的儿童近年来稳定在年均5000人左右。
     
      这一成果,与东昌府区国际象棋协会会长王杰的坚持和努力密不可分。
     
      王杰初中毕业后,经亲戚介绍前往北京一家国际象棋俱乐部打工,随一名国象大师学棋。2003年,他考上中专回到东昌府区。毕业前的社会实践期间,他开始指导当地的孩子下国际象棋。
     
      “在那个年代,聊城还是国际象棋的荒漠。”王杰说,他最早的3个学生都是老师介绍而来,上课地点就是学校教室。
     
      2006年,王杰中专毕业,他将未来寄托在了国际象棋教育上。“国际象棋都是从小孩开始教的,所以我先到学校免费开课,吸引有兴趣的孩子接受进一步的培训。”王杰说,他骑着30元钱买来的二手自行车,一家家幼儿园、一所所学校去做工作,常常被拒之门外。“那时候大家都不了解国际象棋,而且社会机构到学校开课也并不容易。”
     
      万事开头难。最困顿的时候,他连房子都租不起,在一名家长免费提供的房子里住了两三年。但王杰说,他始终相信国际象棋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也相信自己从幼儿园和学校开始推广的路子是对的。他说:“下棋能培养孩子的定力,输了也是挫折教育,会促进孩子的心智成熟。”
     
      王杰至今保留着2007年他带学生到济南参加比赛的照片,那是他的国际象棋俱乐部第一次“出征”。比赛成绩不理想,但让他骄傲的是,这批15名孩子有的学棋超过十年、至今还经常在网上下棋,而且其中多人考上了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知名高校。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特色课程的开发受到学校的重视和家长的欢迎。国际象棋的立体棋子容易吸引儿童的优势凸显出来,王杰也引入“真人棋子”等趣味性强的玩法,和他联合开课的学校也逐渐多了起来。
     
      不温不火的“打基础”延续了10年,王杰的国际象棋推广工作终于迎来转折点。
     
      当时,他已经将国际象棋运动普及到30多所学校。恰逢东昌府区承办全国国际象棋棋协大师赛,当地政府部门也了解到国际象棋教育在这里已经初具规模。2016年9月,东昌府区体育局和教育局联合发文,明确支持国际象棋进校园。有了政府搭台,王杰一口气买了一万副国际象棋送进100所小学,国际象棋在东昌府区的推广明显提速。
     
      东昌府区体育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战书理介绍,依托王杰创办的王冠国际象棋俱乐部,如今东昌府区已经有80多名专职国际象棋教师,国际象棋教育覆盖了从幼儿园到高校的全阶段,一批学校将其列入校本课程或体育特色课。他说:“每年这些学校会举办校级赛事,上千名学生在操场上同台竞技,场面非常壮观。”
     
      目前,东昌府区已经形成了从国际象棋兴趣普及、业余训练、专业训练和竞赛型选手培育的梯度培养体系,并加速辐射聊城其他区县;聊城市建立了从校级、区级到市级的赛事层次,衔接省级和国家级比赛。全市目前中国国际象棋棋协大师89人、候补大师109人,培养了国少队队员1人、山东省队队员2人。刚结束不久的2021世界残疾人国际象棋锦标赛上,代表我国首次出战的4名棋手,有3人来自东昌府区。
     
      依托良好的国际象棋运动普及基础,2016年以来,东昌府区先后承办了多届全国国际象棋棋协大师赛,以及中国国家队与“一带一路”世界联队国际象棋对抗赛、全国国际象棋青少年锦标赛等国际级和国家级赛事,被中国国际象棋协会授予“国际象棋之乡”“全国国际象棋优秀赛区”称号。
     
      “现在聊城市已经从国际象棋的‘荒漠’变成‘绿洲’。”王杰说,当地的国际象棋教育已经形成系统,在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政府部门的扶持下,即使他这个“拓荒者”现在就退休,这里的国际象棋教育也能自主持续发展下去。
     
      “冰立方”场馆和基础设施副经理齐志广介绍,从2018年3月开始设计到2020年11月建设完工,团队根据《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无障碍指南》,对场馆进行了无障碍升级改造,涉及道路、停车位、出入口、电梯、坡道、卫生间、更衣间、低位服务台、语音提示系统和无障碍标识系统等。
     
      国家游泳中心总经理杨奇勇说,国家游泳中心的看台无障碍座席及卫生间均比原来增加了一倍,将作为永久设施保留。和国家体育馆一样,“冰立方”也将最佳观赛座席留给残障人群。除了运动员、裁判组拥有专用坡道,组委会也为媒体看台设置了坡道,方便残疾人记者参加报道。
     
      医疗团队研究了4月的冬奥测试赛伤病情况,充分了解了以往冬残奥会的大数据统计情况,针对轮椅冰壶运动伤病的特点形成了专门的医疗保障方案。
     
      场馆内的团队由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组成,共派出39名医护人员,其中有些是双奥人员,具有丰富经验。考虑到轮椅冰壶项目的特殊性,团队涵盖急诊科、全科、骨科、外科、神经内科、康复科、呼吸内科和心血管内科成员,帮助运动员解决运动损伤、下肢感染、尿路感染等疾病。
     
      另一方面,999急救中心共派出19人、三辆救护车,24小时待命。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北京朝阳医院接收环内伤病人员,环外人员可在离场馆最近的306医院就诊。
     
      场馆医疗官吴圣介绍,医疗保障工作要做到观念无障碍、信息无障碍、硬件设施无障碍和服务无障碍。为做到这几点,医疗团队赛前亲身体验场馆的无障碍设施,为方便运动员检测体温,特意加宽检测门;在场馆内外运动员路过的地方准备了防疫物资,根据运动员的抓取高度进行摆放。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无障碍设施具有鲜明的地理特色。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位于小海坨峰南麓,场馆高差900余米。因此,设计依山就势,顺应地形等高线进行“板片形式”布局,将自然起伏的山地间建起四组水平布置的平台,通过无障碍电梯、道路系统相连接,冬残奥会期间还会有无障碍班车穿梭其间。
     
      这里共建设无障碍卫生间18个、无障碍电梯19个,索道11条。其中轿厢式缆车可供轮椅使用,轿椅式缆车满足下肢残疾运动员带滑雪器使用,并建设了专供冬残奥会使用的拖牵索道。
     
      位于北京市顺义区后沙峪地区的国家残疾人冰上运动比赛训练馆是全国首个残疾人冰上项目训练专业场馆,包括冬残奥冰球比赛训练馆、轮椅冰壶训练馆以及综合楼三个部分。
     
      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工程环境部部长赵根祥介绍,本着“逢棱必圆、逢角必圆、逢坎必平”的原则,场馆采用全平面设计,不存在任何凸起高差,所有的墙面阳角都做了抹弧处理。
     
      通道的无障碍扶手采用两层设计,分别距离地面70厘米和90厘米,可满足不同人群需求。无障碍电梯的电梯门采用透明玻璃,方便轿厢内外进出。除了在正常高度设置的上、下按钮外,在距离地面20厘米处还设有一组,方便轮椅使用者直接用轮椅触碰。卫生间创新使用了自主创新研发的双位排水控制系统,墙面设有两个控制按钮,同时方便了上肢残疾或下肢残疾人士。
     
      无障碍理念正在走向更广泛社会群体。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总工程师李公科介绍,截至11月22日,北京市交通委已完成冬奥场馆周边市管城市道路排查,涉及1000处盲道、坡道和10处公交站台。地铁老线车站无障碍设施、59部爬楼车、142部轮椅升降平台改造年底前将全部完成。同时,智能公交导乘系统建设方案制定完成,“北京交通APP”上添加了无障碍信息。本市还将逐步调整城区无障碍公交车配置,确保年底前配置率达80%。
     
      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副主任丁建明表示,北京2022年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坚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的原则,冬残奥会共涉及北京和延庆赛区3个竞赛场馆、20个非竞赛场馆。所有竞赛场馆无障碍设施建设已随场馆建设同步实现完工。
     
      他表示,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将继北京2008年残奥会后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无障碍意识、提升城市无障碍设施水平、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各界人士将携起手“一起向未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