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武林天地 >

热线:0371-65710329(网站) 信箱:hntyxww@126.com

科技赋能、全民参与、青春风暴“闪耀”国际咏春拳大赛
  • 2024-12-17 08:36:00
  • 来源:新华网
  • 责任编辑:李保华
  •   新华社广东佛山12月15日电(记者周欣、王浩明)15日,2024年国际咏春拳大赛在佛山落幕,世界各地约2700名选手参加的“群英汇”就此结束,而首次亮相的智能木人桩、打通专业与业余壁垒的赛事创新和以青少年为主体的参赛阵容成为本次“群英汇”的最大亮点。
     
      科技赋能——实现武术“数据化”
     
      经过广东省武术协会的多年研究设计开发,智能木人桩集光、电、声效、显示屏、芯片、雷达等于一体,能够根据数据模型和计算机大数据算法对运动员技术动作的力度、速度和精准度进行客观打分,为传统武术插上科技智能的翅膀。
     
      智能木人桩
     
      广东省武术协会主席田新德表示:“智能木人桩迈出了武术从主观评判到客观数据化评判的重要一步,让武术赛事的评分体系变得客观规范。”
     
      “就比赛而言,智能木人桩提高了运动员的比赛热情,也激发了观众的观看兴趣。从训练角度看,它最大限度还原了武术的基本技击属性,用在平时训练中可以规范动作,让计算机通过算法和数据来体现不同人的功力变化。”
     
      张志斌在智能木人桩规定套路比赛中
     
      佛山弘晟咏春拳馆教练张志斌在智能木人桩比赛中以干净利落的打法获得一片掌声。他说:“以往的木人桩训练没有人敢使劲击打,那样太容易受伤了。而在智能木人桩上就可以放开手脚全力击打,即时查看到自己的击打分值。”
     
      全民参与——打通办赛壁垒
     
      国际咏春拳大赛是国际武术联合会的官方赛事,不但有外国选手参赛,还吸引了众多国内咏春拳爱好者参赛,尤其是广东青少年选手居多,从7岁以下的儿童到70岁的长者都可以参赛。
     
      田新德表示,国际武联和中国武术协会秉承包容开放的态度,让国际比赛变成真正的“群英汇”,参赛者还可以申请中国武术段位,打通专业与业余运动等级认定的壁垒,拓宽了大众运动等级贯通的渠道。
     
      贾东江在勒流中学辅导参赛学生
     
      佛山勒流中学武术总教练贾东江说:“我们派出了48名学生参加家门口的比赛,希望队员们增加比赛经验,争取获得段位。”
     
      青春风暴——“武术进校园”结硕果
     
      在田新德看来,以青少年为主的参赛人群,正是积极推广“武术进校园”工作的丰硕成果。“武术对于青少年的教育意义在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在看来,很多小选手的动作还不标准,但是他们是才露尖尖角的‘小芽’,也许经过训练,以后就会变成小苗、慢慢成长为尚武强国、复兴中华的栋梁。”田新德说。
     
      国际武术联合会秘书长张秋平表示:“武术已经成为2026年达喀尔青奥会的比赛项目,这么多青少年表现出对武术的热爱,让我感到特别兴奋和振奋。未来两年国际咏春拳大赛还会在佛山举行,我相信会有更多的青少年参赛,赛事也会更加精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