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青少年体育 >

热线:0371-65710329(网站) 信箱:hntyxww@126.com

奔跑吧,少年!
  • 2019-09-11 11:10:32
  • 来源:河南省体育局
  • 责任编辑:赵伟涛
  •   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如今,从课程到设施,从理念到实践,体育教育正发生着深刻变化。越来越多的孩子走出教室,走到阳光下,跑到操场上,享受体育的乐趣,插上强壮的翅膀。
     
      课程之变:花样体育课阳光一小时
     
      “在我们学校,小学生每天跑500米,初中生每天跑1000米。”哈尔滨市实验学校健康综合教研室主任王彦文说,每天下午第二堂课,都是“律动生命”体育课,学生统一到操场进行一小时的体育运动,确保阳光运动一小时。
     
      结合学生兴趣与办学实际,哈尔滨市实验学校还将冰壶、棒球、马球、武术等“小众”体育项目引入校园。每周二下午举行的社团活动日,田径、篮球、足球等14个体育社团爆满。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相关负责人说,通过课程创新、形式创新激发孩子们对体育的广泛兴趣,帮助他们掌握健康知识和一到两项运动技能,有助于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多参加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这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的关键环节。
     
      设施之变:“老三样”变身冰雪项目升温
     
      在湖北武汉,包括红钢城小学在内的多所小学建立了自己的冰球队。
     
      这门冰雪运动课一上线,就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有近200名学生报名参加。经过层层选拔,学校最终组建了一支18人的冰球队。
     
      红钢城小学三年级学生李佳霖是其中一员,每周五下午第二节课后,她都和其他队员一起去附近的冰场训练。对于冰球给孩子带来的成长,红钢城小学校长朱冬梅说:“孩子们做事情更专注了,碰到挫折不会轻易放弃。打冰球强调团队合作,他们会把这些经验带到生活中。”
     
      受地理环境、师资短缺、场地不足等因素影响,我国冰雪运动基础在南方相对薄弱。而今,很多地方创新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开展体育运动,在体育场地设施、体育培训、体育赛事活动等方面有了显著提升。
     
      理念之变:体育融入生活开启多彩人生
     
      从全校只有4名兴趣队员,打比赛凑不齐人,到如今拥有70余人的专业球员梯队,重庆市首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巴南中学在短短7年时间里,掀起了一阵足球热潮,还培养出28名国家一级运动员。
     
      “球队成立之初,一些家长担心训练会耽误孩子的学业,对踢球这件事不太支持。”巴南中学体育老师钟世隆说,经过一段时间集体训练,家长发现原来调皮捣蛋的孩子因为踢球变得守纪律,上课也更专注了;还有一些孩子变得更活泼、更自信。
     
      从巴南中学女足队走出来的女孩范铃铃,如今已经在浙江大学行政管理学院就读大学二年级,她的微信里有10多个和足球相关的微信好友群,还拥有不少“小粉丝”。
     
      “我始终记得教练告诉我的话,无论是踢球还是读书,关键都是要刻苦,培养学习能力。”在范铃铃看来,体育所带来的不仅是运动技能,还有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意志品质的提升,这正是体育的魅力所在。
     
      从热爱到追求,从兴趣到使命,体育精神也激励着一代代人拼搏奋斗,为助力伟大中国梦的实现注入磅礴动力。
     
      就在两个多月前,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体育大学2016级研究生冠军班全体学生的回信,让作为冠军班学生的跆拳道奥运冠军郑姝音感到激动又欣喜。
     
      “总书记的回信对我们来说是极大的鼓舞。”郑姝音说,她感受最深的就是信上那一句“使命在肩、奋斗有我”,“这是总书记对我们的叮嘱,也让我更明确了自己作为国家队运动员的光荣使命,激励我在训练中不断挑战、突破自我。”
     
      目前,郑姝音正和队友们在紧张训练,备战即将到来的2020年东京奥运会。“我会牢记总书记对我们的嘱托和期望,继续顽强拼搏,力争以优异成绩为国争光,为建设体育强国贡献力量。”(据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执笔记者:李凤双、管建涛、杨思琪参与记者:胡浩、廖君、俞菀、柯高阳、魏梦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