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辑贤:乒乓外交期间我去也门当教练
1971年,第31届世乒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中国乒乓球队和美国乒乓球队在此届世乒赛上联手演绎了一个“乒乓外交”前奏的传奇故事。此后,两国乒乓球队进行了一系列互访活动,推动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同时,中国开始积极举办各类乒乓球赛事,并派出优秀教练员前往亚非拉国家开展援助教学,加速了新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在那个“乒乓外交”时代的大潮中,河南资深乒乓球教练赵辑贤也积极投身其中,被国家派往南也门(当时南北也门还未统一)进行为期一年多的援教,他也是当年被派出去进行“乒乓外交”的第一位河南教练。
采访赵辑贤的当天,正是2018年河南省老干部乒乓球会员联赛总决赛的第一个比赛日。记者到达比赛现场时,赵辑贤的男单比赛马上开始,“你稍等一下,我很快就打完了”。果然是“温酒斩华雄”的速度,记者仅仅等了四十分钟,赵辑贤就一身大汗地走出来,一边擦汗一边爽朗地说:“好了,我进前四了,咱们走吧。”上午的比赛结束后,赵辑贤带记者去品尝了他们的赛事自助餐。就餐的人很多,赵辑贤让记者坐到椅子上,“你坐着别动,你是客人,我来给你盛饭”。看着74岁的赵辑贤利索的动作,轻巧的步伐,若非亲眼所见,记者完全不会相信他是一位74岁的“老年人”。
大使给我一个特权
1960年,河南省乒乓球队正式成立,我是第一批队员,那一年我16岁。1969年,我正式走上教练员岗位。之后不久,就是1971年发生的著名的“乒乓外交”事件了。1971年,第31届世乒赛在日本举行,有一天,美国乒乓球队员科恩不小心上错了运动员大巴车,上了中国运动员的大巴车,当时科恩和车上的中国队员都愣住了。你想想,那是什么时候?中美的关系正在僵持中啊!幸好,庄则栋这人比较灵活,主动上前和他握手、寒暄,还送他一块中国印有黄山图案的杭州织锦留作纪念。下车时,科恩手持织锦的情景被在场记者抓拍,成为爆炸性新闻。第二天,美国代表团团长就正式向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想去访问中国”的提议,中国代表团立刻拍电报回北京向毛主席、周总理请示此事。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毛主席很欢迎美国乒乓球队前往中国观摩交流,并组织一系列的两国友谊交流赛。从那时起,就正式拉开了中国“乒乓外交”的大幕。
“乒乓外交”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绝不仅仅局限于中美两国之间,这就是当时咱们国家领导人的大智慧了。从那时起,咱们国家就开始源源不断地指派优秀教练员前往亚非拉国家进行援助,以一个小小的乒乓球促进两国交流,增进双方友谊,一步步改善中国的外部环境,显然收到了非常良好的效果。我当时是被派往了南也门,1973年12月,我正式抵达了南也门的首都亚丁。刚到南也门,就受到了咱们国家驻南也门大使崔健的热烈欢迎,他让我在大使馆住下,并且还给了我一个特权。他对我说:“我知道你们运动员教练员身体消耗比较大,在国内的营养条件也比较好,但是咱们这大使馆谁都不能开小灶,你也不能例外。不过我可以给你一项特权,就是食堂的师傅在给你打菜时,你喜欢哪个菜,我让他给你多盛点,你看行不行?”
在球台上直接练很快他们就懂了
我去南也门的时候,他们的乒乓球水平非常低,根本就没有系统的正规训练,都是业余队员,有比赛任务了就临时集合到一起练几天。当时他们在亚洲的许多比赛中,都是小组最后一名。就是这个时候,国家把我们派了过去。那时,南也门说的是阿拉伯语,英语水平也不错,我们刚刚去给他们上课的时候,语言是一大关。当时给我们配的有翻译,一位英语翻译,一位阿拉伯语和英语双语翻译,结果翻译来翻译去,搞得底下那些队员和教练员都快睡着了。我一看这不行啊,就立刻把大家带到了球馆,在球台上直接操练起来,我用肢体语言、一招一式的动作,再配上简单的翻译,很快他们就懂了,再也不瞌睡了。
我就记得当时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教他们一些实用的技术,比如正手对攻、反手推挡,两点打一点,两直对两斜,两斜对两直,还有就是多球,给他们喂球。他们都觉得咱们技术很先进,很厉害,其实不看不知道,一看我们也惊呆了,他们的脚下移动速度特别快!我后来想了想,这跟他们整个国家都喜欢踢足球有关,脚下技术很不错。
他们的学习精神很让我钦佩
我在南也门当教练大概有一年的时间,1973年底到亚丁,1974年底回国。在这期间,南也门队员的学习精神真的很让我钦佩,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一次上课过程中,一个18岁的运动员叫萨里赫,他在训练时不小心摔倒了,膝盖当时就在流血,我赶紧让他休息,不要再训练了。没想到过一会儿,他又开始一瘸一拐地训练,我说不行,你必须好好休息,等痊愈了再回来训练,萨里赫回答我说,“教练不远万里来教我们,我不能浪费这大好的机会,这点伤没关系,完全可以坚持”。
正是这种执着的学习精神,这些队员和教练员成长得非常快。我去支教三个月后,南也门乒乓球队去日本参加一个亚洲的比赛,从以前的倒数第一名一跃成为小组第三名,让很多国家惊叹。遗憾的是,我们回国之后,他们的正规系统训练又慢慢解散了。
民间的体育交流越来越多
在南也门当教练那一年,我真的很开心,和大家打成了一片。当时南也门的总理还接见了我们,请我们吃饭,我们去了南也门第二大城市木卡拉,吃了烤全羊,真是美味至极!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位南也门的总理对咱们中国的炒菠菜很感兴趣,当时咱们大使馆的同志们自己种的有菠菜,炒好了端上来一盘,总理一吃,哟,又鲜又嫩又爽口,不错啊,再来一盘!又吃完了,再来一盘!结果一下就吃掉了5盘菠菜!可见咱们中国的美食,一盘最家常的炒菠菜都这么吸引人。
千万别小看这一颗小小的乒乓球,在一定程度上真的是两国关系的催化剂。我们到了南也门之后,当地报纸一下给我们教练组做了3个整版的访谈,当时的南也门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在自己本国的媒体上发布有关中国的消息了,这三个版面一出来,咱们国内也很高兴,这说明什么?民间的体育交流,大家都很乐于参与,老百姓都需要这种交流。后来回国之后,我们继续组织各种友谊交流的互动活动,组织咱们河南队和日本、朝鲜、塞内加尔、柬埔寨等多个国家进行友谊赛,还邀请他们来咱们郑州。总的来说,民间的体育交流越来越多,很多友情就是从民间慢慢走到高层,最终促成了两国的睦邻邦交。(王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