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体育工作 >

热线:0371-65710329(网站) 信箱:hntyxww@126.com

改革助力 让群众赛事多样 让民众健身优享
  • 2018-04-27 10:08:30
  • 来源:中国体育报
  • 责任编辑:赵伟涛
  •   新华社上海4月26日电(记者朱翃郭敬丹)近日,2018上海城市业余联赛项目系列赛入围结果出炉,经评审得分前250位的赛事被纳入上海城市业余联赛体系中。这些入围的赛事和承办单位,都将获得体育部门技术指导、资金资助等各项支持。政府搭台提供支持,社会力量多元化办赛,最终让老百姓积极参与,从中获益,这既是支持国家大计,又是回应百姓需求,善莫大焉。
     
      2017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9部委发文,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大型群众性体育赛事,旨在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让广大群众把体育锻炼培养成生活习惯,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群众性体育赛事的举办,既要有一定的规模和数量,又要保证赛事活动的质量。质量不好,群众参与性就不高;数量和规模不足,老百姓又觉得“不解渴”。再加上群众喜爱的体育赛事多种多样,老年人喜爱健步走、太极拳等传统健身运动,年轻人喜爱篮球、足球这样激烈对抗的运动,喜爱游泳、路跑的大有人在,滑板、攀岩、街舞等时尚运动也有粉丝。如果体育部门一家办赛,要照顾到方方面面,难免感觉众口难调,力不从心。
     
      怎么办?改革!改变以往体育部门和单项协会大包大揽的状况,以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吸引更多市民参与全民健身活动为目标,开门办赛,充分调动社会和市场的积极性,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丰富、更贴近的赛事活动。
     
      上海办赛方式的改革,既是理念上的创新,也是实践上的突破,形成了政府、社会、市场的“三轮驱动”运作机制,引导社会和市场更加积极地投入,助推民间体育组织的规范发展。体育部门拿出优质全民健身赛事活动资源,吸引社会和市场共同办赛,多元力量一起把全民健身的事业产业做大做强。办赛主体多元,才能针对不同群体的健身需求,有的放矢。
     
      但开门办赛不等于谁都可以办赛,必须有过硬的实力和专业性,必须有竭诚为民服务的热忱,必须公开透明地“竞争上岗”。上海市体育局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以“竞争性磋商”和“服务供应商入围”的形式对上海城市业余联赛的承办服务项目实施招标。招标前通过召开项目推介会,对年度赛事计划进行集中发布,并向全社会公开征募办赛单位、赛事赞助商及合作伙伴。上海市、区两级体育部门承担起服务和监管的职责,从赛前方案审定到赛中、赛后的实施评估。招标和评审,让办赛主体在公开透明的平台上比一比、赛一赛,在比拼中提升办赛能力,为老百姓提供更好更优质的体育服务。
     
      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是一种供给,当供给主体更多元,供给手段更多,供给能力更强,供给途径更宽,老百姓的需求自然也就被激发出来并被较好地实现,从而真正做到民众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