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社会体育 >

热线:0371-65710329(网站) 信箱:hntyxww@126.com

“龙族后裔”成立姓氏跑团助力郑州炎黄国际马拉松赛
  • 2017-10-30 14:18:34
  • 来源:郑州日报
  • 责任编辑:赵伟涛
  •   韵动中国·2017郑州炎黄国际马拉松赛将于11月26日举行,“龙族后裔·姓氏跑团”作为今年赛事上最有特色的跑团联盟将亮相赛事,一场有温度的寻根跑即将鸣枪开跑。即日起,想要组建“姓氏跑团”的跑友,可登录炎黄国际马拉松赛官网、微博以及官方微信了解详情,并进行线上报名,报名截止日期为11月5日,这是记者从昨天下午在郑州报业集团举行的韵动中国·2017郑州炎黄国际马拉松赛“龙族后裔·姓氏跑团”新闻发布会上获得的消息。
     
      又一国际赛事落户郑州
     
      炎黄马拉松筹委会主任刘斌介绍,2017郑州炎黄国际马拉松赛将于11月26日在郑州惠济区鸣枪开赛。该项赛事由中国田径协会、河南省体育局、郑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以“炎黄”文化为主题,以弘扬中华传统文明为宗旨,是国内最具中华文明特色文化的马拉松赛事之一。郑州地处华北平原南部,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三皇五帝活动的腹地、中华文明轴心区。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思想根深蒂固,形成了传统的民族基因。希望“国际郑”借助该项国际性赛事再度与世界连通,向大众传递龙族精神、中国力量。
     
      刘斌认为,“姓氏跑团”以弘扬与传承姓氏根亲文化为宗旨,提倡通过现代体育运动,感受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以达到外在身体与精神内涵相统一的目的;凝聚社会各界的力量,祭拜先祖,追思贤德,成为本届赛事中的一大亮点。
     
      郑州市惠济区负责人表示,黄帝故里的拜祖大典,让炎黄子孙一同寻根问祖、追思先德,凝聚了中国力量;母亲河畔的激情畅跑,将向八方来客展示华夏文明、中原文化,再叙家国情怀。可以说,两个以传播“炎黄文化”为主旨的大型活动,一脉相承、薪火相传。
     
      姓氏跑团助力
     
      “中华家训,经世传诵;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发布会上,与会人员一齐诵读《中华家训》,感受姓氏文化和传统经典的魅力。
     
      郑州市侨联负责人表示,中国根、华夏魂、炎黄情,这是一种永不褪色的情怀。“龙族后裔·姓氏跑团”为这个情怀增加了温度、符号与力量。
     
      “炎黄马拉松,不仅是一场‘运动+文化’的饕餮盛宴,更是一场龙族后裔追根溯源的寻根之旅。郑州侨联将邀请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国家的华人华侨一同参与,届时将会有更多海归青年与社会青年创业家一同用脚步丈量大河文脉,在巍巍黄河母亲的怀抱中畅跑,一起跑出青年人的热情与活力。激情的燃烧,情感的迸发,炎黄马拉松一定会更有温度和力量,更加丰富而饱满。”
     
      《百家姓·龙族的后裔》总导演张清在发布会上介绍了成立姓氏跑团的意义:“用脚步丈量中华文脉一直是我们坚持在做的活动,河洛徒步寻根行已经走过六站,天地之中、洛阳老城、龙马负图寺、河洛汇流处、炎黄二帝塑像、开封珠玑巷,都留下了姓氏跑团的身影,此次参加炎黄国际马拉松,将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通过姓氏寻根之旅凝聚民族力量,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强大的中国梦。”
     
      随后,河南云谷科创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天星、中华英雄王洪祥、东方汇富(北京)股权投资基金CEO倪思国向大家展示了带有“赵”“王”“倪”姓氏图腾的黑色团服。呼吁大家积极参加“姓氏跑团”,通过“运动+文化”的力量拉近与世界的距离,更好地融入城市,为新时代代言,为自己姓氏而跑,为家族荣耀而跑,在跑道上撒满姓氏符号,形成新的城市热力。
     
      姓氏跑团即日起可报名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韵动中国·2017郑州炎黄国际马拉松赛发起龙族后裔·姓氏跑团,所有报名男、女全程马拉松项目(42.195km)与男、女半程马拉松项目(21.0975km)的跑友均可组建姓氏跑团,每5人为一组,每组必须有一名女性跑友,获得前十名的“姓氏跑团”将获得特色跑团奖及奖品,所有在关门时间内完赛的“姓氏跑团”均可获得“姓氏图腾荣誉勋章”纪念品。
     
      韵动中国·2017郑州炎黄国际马拉松赛以黄河大堤为跑道,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母亲河为依托的主题赛道。届时,炎黄马拉松组委会还将邀约各个姓氏精英代表与“姓氏跑团”及所有选手共同祭拜炎黄始祖,并选择一名代表人物,在起点处竖立自己所代表的姓氏大旗。
     
      即日起,想要组建“姓氏跑团”的跑友,可登录炎黄国际马拉松赛官网、微博以及官方微信了解详情,并进行报名。报名截止日期为11月5日,想要报名的小伙伴可要抓紧时间了。
     
      本报记者陈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