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一场“全能”龙舟赛
新华社南京6月25日电(记者王恒志)端午节赛龙舟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民俗文化活动,每逢端午佳节前后,各地都会举办赛龙舟活动。在江苏淮安,一场100多支队伍参赛的“全民”龙舟赛成了当前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的“全能冠军”——大运河文化在这里和龙舟赛巧妙连接;民俗文化活动、体育和地方特产展示主动引领消费;“百姓参与”“百姓观赛”引爆当地全民健身热情,进一步强化了端午节本身“祛病防疫”的文化属性。
龙舟赛,在大运河上奋进
23-24日,淮安里运河上鼓声震天,号子声声,首届大运河龙舟公开赛在这里举行。
淮安是“运河之都”,千年大运河穿城而过,里运河也就是我们在历史课本上熟知的“邗沟”。如今,淮安城区的里运河已经卸下了上千年的货运重任,这里现在是淮安人津津乐道、引以为傲的里运河文化长廊,成为市民茶余饭后的好去处,也是淮安对外推介的一张城市名片。
这不是淮安第一次举办龙舟赛,但以“大运河”为名是第一次。淮安市体育局局长卞玉表示,希望能通过和大运河文化的结合,展示淮安运河文化的独特魅力,助力大运河文化带标志城市建设,将这一赛事办成淮安有自主IP的精品赛事。
这也是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以来,淮安举办的首场大型体育赛事,23日开幕当天,又适逢国际奥林匹克日,民俗传统文化、大运河历史文化和奥林匹克文化在这一天水乳交融。
龙舟赛,搭起消费大舞台
本次龙舟赛的口号是“赛龙舟、游运河、赏民俗、祈平安”,赛事期间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琳琅满目的特色商品展示也是一大亮点。
记者在现场看到,淮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展示蛋雕、五彩手绳编织、虎头鞋、草编等非遗技艺,吸引了很多青年人和孩子驻足流连,现场包粽子的环节乐趣横生,民俗体育项目挑战区的滚铁环、踢毽子、抖空竹、射箭、投壶、打陀螺等项目还排起了队伍。
在体育产品之外,一大批农产品、快消品展台的加盟,让这场消费大卖场有了“升级”的感觉。主办方安排的云直播不仅对比赛进行全方位展示,也将这些民俗文化、特色产品带到了更多网友面前。据统计,至24日上午直播结束,直播间已经累计有近400万人次在线观看。
龙舟赛,“业余”也能站“C位”
记者采访过很多龙舟比赛,从竞技水平看,大运河龙舟公开赛挺“业余”,但正是这项业余赛事,造就了一场最热闹的龙舟赛。
卞玉说,把龙舟赛放在里运河文化长廊清江浦景区,就是希望能离老百姓近一点,因为这本身也是一场老百姓的比赛。
100多支队伍,参赛者是清一色的业余选手,他们中不少人在几个月前还没有上过龙舟,如今也能一起踩着鼓点、喊着号子,同心协力将小小龙舟划向终点。比赛的热度远远超过了主办方的想象,淮安市体育局一开始预计能有几十支队伍参赛,没想到最后有100多支队伍报名,大家热情非常高,很多单位还自发组织训练。
因为比赛就在城区内举行,老百姓观赛成了最便利的事。戴好口罩、准备好“绿码”、测过体温就能近距离欣赏比赛,对很多淮安市民来说真是再方便不过了。记者在现场看到,里运河两岸站满了前来“看热闹”的老百姓,无论参赛队伍是领先还是落后,观众们都不吝啬送上自己的加油。
值得一提的是,端午从节令文化上自古就有“祛病防疫”的属性,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这样一场全民参与、众志成城的龙舟赛“C位”出道,对淮安市进一步激发全民健身热情、实现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全力夺取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