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社会体育 >

热线:0371-65710329(网站) 信箱:hntyxww@126.com

新华社记者蹲点观察“篮球之乡”:家家户户有篮球、男女老少都打球
  • 2017-05-23 12:23:13
  • 来源:新华网
  • 责任编辑:赵伟涛
  •   新华社石家庄5月22日电 题:村头办起品牌赛事 小小篮球撬动发展——来自河北肃宁葛家庄村的观察
      新华社记者杨帆
     
      五月中下旬,很快就要麦收,可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葛家庄的村民们心思似乎不在农活上,因为一年一度的“葛家庄篮球邀请赛”又开赛了。
     
        由于有篮球传统,加之办赛规范、参赛队伍素质高,近几年葛家庄办赛期间比过年还要热闹。今年的总决赛在5月20日下午进行,村口被数百辆小轿车挤得水泄不通,球场更围了里三层外三层。记者走访发现,篮球真正成为村民的生活方式,全村上下因为办赛心齐气正,美丽乡村建设也更进一步。
     
      村里办起品牌赛事
     
      今年的暑热来得早了些,20日下午4点室外温度超过33摄氏度。在村口的标准塑胶篮球场上,第四届“葛家庄篮球邀请赛”来到了决赛阶段——比赛采取AB组积分制,葛家庄队和朔黄铁路机辆分公司队最终从11支球队中脱颖而出。
     
      虽然较往年又增加了200多个临时停车位,但观赛球迷带来的车辆还是从比赛场地向外排出几公里。为占据有利观球位置,很多外乡、外县、外市的球迷午饭时就跑来占座,300多人的看台最终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场上形势胶着,观众们看得既紧张又兴奋。“快出手呀!马上24秒了”“赶紧换人盯人,底线要站住”……这样专业的评判不断从村民中传出。李宗群老人说:“在俺们葛家庄,几乎都会打篮球、比赛规则都懂,要是裁判吹差了哨,村民们都不干。”
     
      在呐喊声中,葛家庄队最终69:34击败对手、蝉联冠军。要知道,机辆分公司队在其所属的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几十支球队中是佼佼者,可参赛三年难得冠军。任丘市第一中学体育教师李海波是国家一级裁判,他说:“这是我第三年吹比赛,硬件越来越好,办赛愈发规范,球队素质非常高,比地市级的比赛不差。”
     
      全村老少都是篮球手
     
      “下到7岁、上到70岁的村民都会打球,灶台边的老太太也能投篮,这并不是空话。”村支书李海渤告诉记者,有1400人的葛家庄能成为家家户户有篮球、男女老少都打球的“篮球之乡”,是用了四十多年时间才完成了沉淀。
     
      1973年,在村小学体育老师李如岭组织下,葛家庄有了一支小学生篮球队。“树干上钉木板,装个铁圈就是篮球架,踩着硬土地打。队员们没服装,夏天光膀子冬天破毛衣,篮球都是借来的。”李海渤说,幸运的是辛苦训练之下,当年全县小学生篮球比赛中村小学队最终夺冠。
     
        场上形势胶着,观众们看得既紧张又兴奋。“快出手呀!马上24秒了”“赶紧换人盯人,底线要站住”……这样专业的评判不断从村民中传出。李宗群老人说:“在俺们葛家庄,几乎都会打篮球、比赛规则都懂,要是裁判吹差了哨,村民们都不干。”
     
      在呐喊声中,葛家庄队最终69:34击败对手、蝉联冠军。要知道,机辆分公司队在其所属的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几十支球队中是佼佼者,可参赛三年难得冠军。任丘市第一中学体育教师李海波是国家一级裁判,他说:“这是我第三年吹比赛,硬件越来越好,办赛愈发规范,球队素质非常高,比地市级的比赛不差。”
     
      这之后,篮球逐渐成为葛家庄“第一运动”:1975年、1977年、1979年,两年一届的沧州地区小学生篮球比赛葛家庄小学实现“三连冠”;1980年,葛家庄小学篮球队代表沧州地区出战全省比赛捧走冠军;葛家庄不少小伙子因为有篮球特长,得以进入机关企事业单位,有的还进了省队。
     
      自此,村里人对体育训练的态度变了,篮球队伍逐渐壮大,农闲打球渐成风气。李海渤说,2014年村里举办了首届篮球邀请赛,在办赛和修建场地的事情上,全村上下心很齐、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美丽乡村建设更因此迈出了一大步。
     
      小小篮球撬动新发展
     
      今年2月中旬记者走访时,葛家庄还只有一座标准的塑胶灯光球场。“考虑到比赛场次多、一个场地不能满足热身,在改扩建老球场之外,村班子决定再新建一个。”李海渤说,乡里帮忙跑资金,企业赞助场地,村里除了围墙没花钱,新球场最终在赛前顺利交付使用。
     
      现如今,两个球场一南一北坐落在村口,中间隔着一条花园廊道,灯光、看台、围网一应俱全,村民任何时候都能打球。紧靠着球场,2700平方米的小广场修葺一新,健身器材和乒乓球台提供了新的运动方式。边上一条村道,墙上的涂鸦也都和篮球有关。
     
         记者了解到,这届比赛从三月中旬开始筹备,四月中旬邀请参赛队伍,按照正规篮球赛事标准组织办赛,裁判和记录台人员都是市里请来的篮球专项教师。“如果说比赛有啥不足,就是差个封闭式球馆,这个时节露天打球又热又晒。”朔黄铁路机辆分公司队长孙炳恒说。
     
      “篮球赛已经办了四年,眼光要再长远一点,接下来准备投建一个篮球博物馆,把村里的篮球故事都放进去。”李海渤说,尽管比赛现在还没有找到盈利模式,但篮球肯定是撬动全村各项工作发展的新支点,未来要做成一个产业、形成一种文化、打造一个品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