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社会体育 >

热线:0371-65710329(网站) 信箱:hntyxww@126.com

重庆“妈妈龙舟队”的龙舟情结
  • 2018-06-17 18:52:50
  • 来源:中国新闻网
  • 责任编辑:邓小强

  •   图为合川女子龙舟队在训练中。钟欣 摄 

      中新网重庆6月17日电题:重庆“妈妈龙舟队”的龙舟情结
     
      中新网记者钟旖
     
      端午小长假前后正是中国龙舟队伍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这几日,重庆市合川女子龙舟队在接连参与完两个地方赛事后,又马不停蹄地飞赴福建省,参与中华龙舟大赛的比拼。
     
      合川女子龙舟队是目前重庆唯一的一支女子龙舟队。她们由当地各镇街的农民组成,水上挥桨划龙舟,闲时田坎忙农活。队伍中年龄最大的已46岁,27名队员中八成都是“妈妈级”选手。虽然不是职业化龙舟队伍,但她们用一股“拼劲”硬是将合川龙舟划到了全国前列。

      图为合川女子龙舟队成员合影。受访者供图

      “在2011年前,除全国农民运动会、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外,其余赛事少有专业女子队伍参与。”已有16年教龄的队伍主教练尹大伦说,2011年,为参加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重庆尝试组建了一支女子小龙舟队伍参赛,“没想到她们一举夺了个第三”。尹大伦坦言,自己“看到了女子龙舟的潜力”,合川女子龙舟队由此孕育而生。
     
      2010年组队前期选拔时,合川区云门镇人郑江玲的孩子才10个月大,周边的邻居用“娇气”二字调侃她“坚持不下来”,“偏要试一下”的郑江玲为了顺利通过海选,用“土”办法锻炼身体,仰卧起坐、俯卧撑、挑水……终于,她成为第一批女子龙舟队队员,并从2012年起担任队长至今。
     
      “最开始学划龙舟时,我连握桨都不会。上船时既感到新鲜也有恐惧。”郑江玲说,女子龙舟队组建初期,大家都像一张白纸,教练从握桨、练体能开始慢慢教学。如今“身经百战”的队员们已学会寻找“最佳状态”,如“比赛时光着脚,可以减轻自重也不易打滑”“水上风大又冷,常备一壶热水随时补充体力”。
     
      女子龙舟队的日常集训场地在合川区的双龙湖,队员们常常从早上8点开始跑步、练习力量。短暂的午休小憩后,常规的备战训练要持续到傍晚17时。郑江玲的家离集训地有近40公里路,为了不打扰训练,母亲帮她带着孩子,一周能见一次面。与郑江玲有相同情况的队员不在少数,农忙时节,她们还要赶在天黑前回家,尽可能多地做些农活,插秧、喂鱼、收割……
     
      “在外打工,虽然收入高些,但却难以为家乡挣得荣誉。划龙舟的这几年,我还收获了友谊。”今年36岁的郑江玲笑着说,女子参与水上运动,总是要比男子付出的多,但在龙舟里,女孩子不存在娇弱,大家都是“女汉子”。郑江玲说,现在自己最大的愿望是认真对待、圆满完成每一个比赛,不辜负每一天辛苦的训练。
     
      46岁的杨仁梅将加入龙舟队称为“一个生活的转折”。2011年,她的孩子正读初中,自己是一名种地的家庭主妇。入队时,杨仁梅没有划桨经验,手经常磨得都是水泡,“水泡破了,贴上创可贴,戴上手套继续练”。谈及过去,她说,“只要是自己的爱好,对它执着坚持,一切都会克服的。”
     
      “她们身上天生带着吃苦耐劳的精神,训练的韧性、不服输的倔强不输男队员。”尹大伦说,近年来国内龙舟赛事发展迅猛,龙舟的普及程度更加广泛,市民对龙舟的热情也有所提高。未来希望女子龙舟队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形成职业化队伍。当地也将扩大招聘范围和渠道,让更多热爱龙舟的女子加入到队伍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