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小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研究项目 活动纪实(四)
豫体网郑州3月29日电(吴勇强)春催千树发,日染九州新。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新课程改革,在郑州高新区社会事业局教研和智慧教育发展中心的引领下,外国语小学持续开展数学课程标准系列研究与实践活动。

3月16日,郑州高新区2023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研究项目推进会如期召开。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曹一鸣,郑州高新区管委会社会事业局党委书记、局长田鸿鹏,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吴立宝,天津师范大学教授、正高级教师朱玉宾,海淀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高级教师黄延林出席会议,高新区项目有关负责同志、教研员、中小学教学校长、数学教研组长参加会议。会上,外国语小学校长刘娜结合自己学校项目实验情况以及创新做法进行了详细汇报。

刘校长从“打造团队,凝聚共识”“制定方案,统领实施”“推进项目,务求实效”和“取得成果,逐梦未来”四个方面分享了项目实施的心路历程。外国语小学全体数学教师从单元教学、作业改革、命题设计三方面持续发力,每周确保3个半天的时间全员浸润式教研,每周集中学习一篇专业文章,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实践都得到了全面提升,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在3月18日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指导活动中,朱玉宾教授进行了《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浅思考》主题报告。曹一鸣教授肯定了高新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研究项目做出的阶段性成果。曹教授指出,希望教师们能够通过项目的推进实施,对新课标下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更深入地研究与实践,由此探寻学科教学的本质,融通专业发展的路径,在提质增效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为促进教师们对新课标的深度理解,团队开展《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数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等书籍的自主学习与共读分享活动。在共读中针对各专题展开研讨,对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数学教研组长刘娟、张程惠老师的引领下,大家围绕“数位、计数单位学生为什么总是分不清”等话题展开深度研讨,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优化了教学的策略。在教师分组进行的集体备课中,精心研磨单元大观念,细致梳理知识结构,系统创设“教—学—评一体化”的学习活动,有效推动新课标理念的落地。

前路漫漫,笃行不怠。乘着郑州高新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研究项目的东风,外国语小学数学教师团队定思行并进、躬身细耕,持续践行新课标,改进新课堂,创生有效形态,培育出彩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