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焦作·济源 > 文旅 >

热线:17639182585(网站) 信箱:751099334@qq.com

故城
  • 2020-10-01 14:58:30
  • 来源:中新社河南分社
  • 责任编辑:王联
  •   豫体网焦作10月1日电(记者王联 通讯员 焦众元)如果说“城阙辅三秦”,那么,山阳故城也这样保卫了墙南村千年了。道路向北延伸,隐没于田野中,意犹未尽。

    当我再次站到这里的土地上时,我已经难以寻找父辈口中三丈高,充满威严的城墙了。只是这座城墙还在,古村也只有这座城墙还在。
        城墙名为山阳故城,相传汉献帝刘协退位后被曹丕封为山阳公后带领民众修建此城(《后汉书》《三国志》记载“魏黄初元年,以河内山阳邑万户奉汉献帝为山阳公”)城墙可能远在夏商周时期就已出现。
        竹林七贤曾在这里活动,所谓“怀旧空吟闻笛赋”中的“思旧赋”,正是作于这里。故城北面,有一座墓地,唤为“仁义冢”所谓“鸡黍之交”“千里送鹅毛”,正是墓中的范巨卿、张元伯的故事。汉献帝初到山阳,看到民众流离失所,饥寒交迫,在妻子(皇后曹节,曹操二女儿)的劝说下,脱下官服,为百姓看病,减免赋税,捐资助学。他们的孩子称自己的外祖父曹操为魏公,山阳民众效仿他们,称自己的外祖父为魏公,久而久之,便有了“外公”
     “外婆”的叫法。
         几十年前,学大寨造梯田,人们便在这城墙上造梯田;大炼钢铁,人们便在城墙上拉土修灶;文革时期,破四旧,许多碑石被砸,城砖被敲,许多文物毁于一旦;改革开放,人们在城墙上盖起了砖瓦窑,得天独厚的优质土,一钎一钎,城墙越来越矮小,农民开荒种菜、种地、种树十分普遍,那时人们憋足了劲要致富,谁阻碍了致富,谁就是罪人,能用来致富的东西从不问来路。南城墙渐渐夷为平地。


    我站在城墙上,向农田望去,过去小麦田野,如今长出了连绵的高楼。如果对比二十年前后的照片,你会发现,对岸升起了一个钢筋水泥的星球。前几年焦作大拆迁,许多像墙南一样的古村落消失,比如武王伐纣时受恩于此赐名的恩村,失去土地的农民陆续搬到远处的高楼。墙南人也欢天喜地的等待着拆迁的到来,开发商欢天喜地盖楼,农民欢天喜地拆迁——种地能赚几个钱?(图5)
        不仅是农田在消失,农民也在消失。农家子弟或是读书,或是打工,以各种方式离开土地。几代墙南人的梦想,是当个城里人。而几代焦作人的梦想,是当个郑州人,当个外省人,甚至有许多人忘记了焦作绵软的口音。
        墙南学校也如城墙一样充满历史,如今的父亲回忆起二十年前在墙南教书的日子,仍然充满激情,充满活力。他告诉我那时的墙南学校,是焦作市最红火的学校之一,许多的墙南孩子从这里走出了农村,改变了农民的命运。这里曾是汤王庙,旧时是个私塾,不知何时渐渐成了一个中学,院中的亭子院内有一棵高大的千年古树——人字槐,这棵古树有一个梁祝般的故事,一对反抗封建礼教的痴情男女葬身于此,长出两棵槐树,连理一体,宛如情人相拥。父亲说曾经古树枝繁叶茂,下了大雨,自行车放在下面也不会湿。父亲的祖父告诉他,民国时古树下的洞高到可以通过马车,人们常来汤王庙的戏台看戏。
        后来渐渐的,墙南的学生越来越少,越来越少的人愿意来这所农村的学校,学生大量流失到城里。这座充满生机的校园渐渐失去活力,古树也日趋凋零,几年前倒塌了。后来强学校兼并收购弱学校,墙南学校变成了17中东校区。后来人字槐重发新芽,父亲很高兴,拍了下来(图9)
        如今我再回到墙南,早已物是人非,许多认识我的老一代人都追随山阳公的脚步去了,这些老掉牙的故事再没有人记得了,古老的歌谣再没人歌唱了。出土的碑被扔在路边,任由孩子们敲刻,或被融入钢筋水泥的丛林。
        对土地来说,一代人死去,像收割一茬庄稼一样自然。人类自命自己的实践活动不凡,在土地面前不值一提。土地只记得两件事:几万年前,这里长出野草;几千年前,这里长出庄稼。这是中国最好的麦田,今天,这里生长产值和效益。让那新建大楼替代秘藏无数鬼魅传闻的老房子吧;让墙南孵出一批一批羽毛斑斓的青年和姑娘吧;让铺天盖地的拆迁赔款高过坍塌的城墙吧!让所有的孩子都出生在一个热烈、明朗、高速度的现代化都市吧!
        山阳故城,遗址数稚四百之运,终于此墟。裔孙作赋,盖闵汉也(摘自刘禹锡《山阳城并赋》)。

    新闻热线:15639925676

    推荐阅读

    热门推荐

    新闻点击排行榜